近年来,息县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中心大局,着眼企业需求,在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职能、精进工作方法等方面重点发力,通过做“加法”强化司法审判能力,做“减法”提升案件审理效率,充分发挥公正司法对市场环境的维护和指引作用,助力息县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护航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做“加法”强化关键能力,筑牢公正根基
一加“能力建设”。2022年以来,息县法院深化审判专业化分工,先后设立了道路交通、建设工程、金融、破产、买卖合同等专门审判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的积极作用,加强疑难复杂案件研讨,统一裁判尺度,为法官适用法律提供参考,提高法官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打造出多支高素质法官队伍。
二加“靶向培训”。针对审判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类型案件、法律适用难点、裁判方法、证据规则等,息县法院利用每周的“周四大学堂”活动,通过 “沉浸式 + 实战化”教学方式,开展靶向性培训。针对干警们在审判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由经验丰富的法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让干警们在直观感受案件争议处理的过程中快速掌握审判要点。
三加“精进管理”。一方面,优化审判流程节点管控,加强对立案、分案、开庭、合议、裁判、送达、归档等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审判管理部门推行科学化考核, 建立以质量、效率、效果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单纯追求结案率的“唯数量论”,引导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
做“减法”去除冗余负担,释放审判动能
一减“程序空转”。息县法院实行程序变更由分管领导及院长双重审批制度,通过严格审限管理,治理隐性超审限问题。同时,大力推进庭前会议制度,固定无争议事实和证据,明确争议焦点,压缩不必要的程序转换、重复开庭、质证等,提高庭审效率。
二减“文书制作”。息县法院坚持“简案简审,不减权益”的原则,根据案件难易程度,推广使用表格式、要素式等简化裁判文书,尤其对简单案件、当事人无异议的案件,统一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并制作脉络清晰、一目了然的表格式裁判文书,不仅大幅简化核心要素外的说理,更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新需求。
三减“信息壁垒”。一方面通过实现与公安等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了查人找物的数据孤岛;另一方面以“数字赋能司法”为重点,全面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工作体系,实现立案、缴费、送达等诉讼事务“一网通办”;在当事人身处异地、不便到场的情况下,通过线上“云”调解、云“开庭”,实现“指尖诉讼”全覆盖。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息县法院通过科学地做“加法”补短板、强能力,做“减法”去冗疴、提效能,不断创新举措促进案件公正高效审理,为各类所有制经济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发展环境,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展现司法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