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法官巧算“三笔账”,高效解纷促和谐

  发布时间:2025-08-20 15:43:06


“今天不仅把我们俩人多年的旧账算清了,我感觉还像上了一堂法律课一样豁然开朗,真的谢谢你们!”近日,息县法院民一庭法官当庭帮助两位买卖合同纠纷当事人算清了二十余笔陈年旧账,最终让当事人卸下心防,成功调解。

基本案情

李某从事涂料销售,袁某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包工头。2022年以来,袁某经常通过微信与李某联系,让李某配送涂料、腻子粉等材料到指定的工地。因双方未订立书面买卖合同,也未明确约定货物数量、单价、付款时间、结算方式等,袁某仅在李某两次催要货款后向其转账25000元。根据李某自己的手写账本显示,袁某还欠其6万元货款未付,但剩余款项经李某多次催要,袁某均以工程款未到账为由迟迟未付。

调解经过

息县法院的法官受理该案后,考虑到双方无书面合同,对购买的涂料、腻子粉等材料的数量、单价也未明确约定,且距买卖合同履行已过去三年之久,承办法官决定首先要给双方算清“经济账”。

开庭前,通过对李某的记账本、销售单、手机等反复质证,甚至把李某、袁某二人三年前的微信聊天记录逐句与记账本核对,对聊天记录货物照片也逐帧计数,历时2个小时把双方之间二十余次交易的欠款总金额理清。其次,法官又从诉讼成本的角度为双方算起了“精力账”,开庭审理费时费力,文书制作亦需要时间成本,从“高效解纷”的目的出发,达成调解才能减轻双方诉累。最后,法官又从互利共赢的角度给双方算了一笔“友情账”,李某、袁某二人合作多年,因一场官司伤了和气大可不必,“法官,你太细心了,我们都听你的!”李某爽快地将欠款金额的零头减去,最终二人达成了分期付款的一致意见,案件圆满结束。

典型意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买卖合同纠纷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重点关注案件类型,为促进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创造优良营商环境,息县法院于20257月份设立买卖合同纠纷专业审判团队,对县域内所有买卖合同纠纷实行专业化审判。该案的成功调解,既是息县法院持续探索纠纷化解机制的一个缩影,也是全力打造公平有序、诚实守信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表现。

下一步,息县法院将继续立足审判执行职能,‌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优化涉企诉讼服务,全力定分止争,为辖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nll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126167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